Neverland

The first rule is...

5 notes

居然也来做年度总结了呢

主要是老了,怕记不住了。

今年读的书基本都是旧书,也就是没有什么近2、3年内出版的。

image

因为用了个案研究,读起来不会乏味。正好和你国流行的电视认罪现象分析,今年阅读里比较有触发的一本。

然后因为失业,有时间读科幻小说了。虽然没有几本。最喜欢的是菲利普·迪克。也就是《银翼杀手》小说的作者。今年还很幸运在大荧幕看了遍这部电影!

年度电影嘛,当然是《你的名字》啊!

这是一个关于时间和成长的故事,关乎相遇,是不是关于爱情呢?如果时间和成长以及相遇都是为了爱情,那就是吧。

image

终于去到了日本。还会再去的。下面是回来之后写的一个细节,还有,等我想想……

回想上一周的旅程,第一个片段是在阴天的黄昏,光线黯淡但还能分辨天空的时候,走在京都的竹林里,两边的竹子在头顶上汇合,竹叶窸窣的声音就从这里落下。

2016 这个世界对很多人来说很糟,我能明白,但我是这么想的,今年发生的一切提醒我们,地球上的我们正经历的文明,是低等的、fragile的,不是说我们笃信的自由和民主等等就因为这样而失去价值,而是说不要以为有什么正轨有什么合力能保证一切都在上升。你也应该看到,裹挟并不是你想象的那么难以摆脱,什么都有可能发生。

另外就是今年得到很多人的帮助啊,打钱的、帮我找工作的、微博帐号被封了帮我转发的、给我一个过气的寄肉送纪念品的,想想我简直要哭了呢!

有一些愿望,就不说了吧,要是实现了,我写出来。

Filed under best of 2016

2 notes

手机里的神迹

最近看了电影「完美陌生人」除了将整个故事限定在一个密闭的小空间里而剧中几个人的关系错综复杂这点让我想起了「彗星来的那一夜之外」,手机这个话题实在是很值得以此拓展开来。

image

之前有说法是「手机是人的义肢」但其实我们可以走得更远一点。

和这部电影一样,观众会看到,手机知道我们所有的秘密,比朝夕相处的枕边人知道的多多了,类似义肢这种说法,直接的证据可推论的是「手机就是第二个你」

但在这个数字世界里,正在发生的情况是,我们每个人都已经是 cyborg 了,cyborg 简单说就是半人半机器的有机体。

我们面对的真实世界,已经不仅是可触摸的实体世界,没有互联网的世界就是失真的,就像脑死亡的人体,可能这个人的肉体仍然可以代谢呼吸,但从某种定义上来说已经死了。

现在的地球就是这样,如果没有数字传输交换,这个世界就没有脑神经、没有智能。

所以在「真实世界」里,完整的人格不可能只限于肉体部分,而肉体只是一个人的部分组成,而这一部分的重要性,是在日渐减少的。(是,你可能会想到「神经漫游者」或「攻壳机动队」。)

虽然目前我们可能还在把数字世界中的我们叫做「虚拟人格」,但事实上这比肉体的你更真实。在传感器和屏幕遍布的今天,数字可以告诉你的比你能触摸或者肉眼看到的更多更准确。比如说一个人会不会离婚,分析 DNA和关联的因素,比如用药记录和酒精消费等其预测的结果比「他本人觉得」更准确。

所以虚拟人格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肉体只会日益成为累赘或负担。如何维护你的这个「数字身份」真的需要无比重视,尤其是在「互联网遗忘权」还没有完备的法律来保护前。包括比特币等数字货币的区块链经济中,数字身份包含了这个人所有的债权关系,像之前那样换个身份证再来一次未来已经没可能了。PS 在「互联网孤岛」的中文世界里,这个体验可能还不直观。

所以说手机是人的义肢这个说法已经过时了,更确切的是,手机是人 cyborg 化的第一步。当然,手机本身的形态也在变化,未来的手机可能只是嵌入在视网膜的一块芯片。

KK 说过:We can see more of God in a cell phone than in a tree frog

手机里的神迹比古老的树蛙还多。

手机只是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一个介质,那个时候,你的肉体拜机器所赐,已经不那么累赘了,衰老的器官可以用人造器官代替,不过当所有主要活动主要在数字世界进行,修复肉体这件事,等和一个可爱的数字身份再交换几兆数据以后再说吧。

Filed under cyborg cellphone future

1 note

为什么「残酷底层物语」这篇文章会刷屏

引起社交网络「疯转」的文章都不是偶然和意外。拿这篇文章的元素来分析。

文章的第一段算是引子,第二段开始

「也许朋友你从来没有听说过快手这个软件,但事实上我要告诉你一个吃惊的数据」

惊奇是文章的基调。然后作者用了几个案例来强化「吃惊」。

这就是人们在网络分享文章的第一个原因:需求感情的共鸣。在这里,就是对「惊奇」这种情绪的共鸣。文章刷屏之后,很多人也下载了快手 app,发现并不像作者描述的这么「令人吃惊」。所以这种强烈的驱动分享的惊奇感从何而来?正是作者通过挑选极端案例制造的「陌生化」。

同时,越是陌生化,窥视对象和观看者的距离也就越远。这就是引起刷屏的第二个原因:满足了转发者肯定自我身份的需求——「他们是底层」「他们是奇异的」我们城市中产不这样。正是通过这种底层和我们的巨大差异,「我们」的身份才得以建立和定义。

上面的两点应该是主要的。当然一个刷屏事件是一个面,没法简化到两个点。

比如感情共鸣这一点上,一个人与「惊奇」相伴的自然还有别的感情因素,「同情」在这里应该也有较大比例。原文中儿童的案例、以及包括标题一共出现了 9 次 「残酷」这都是引发同情的 trigger 。但是「同情」的视角,从来是俯视的,标题的「底层」已经清楚的揭示了。这又呼应了中产身份的建构,不仅俯视,「残酷」更在于与「我们中产」的距离,在于对象这个底层的固化。

回来讲传播和分享,一篇引发病毒传播的文章或一段视频,除了适用于本文的两个「病毒基因」,还有 信息通晓、社交回馈等基因。归纳起来就是「我的每一次分享,都是在丰满我在社交网络上的形象」有合适的案例时,再拿来结合文本分析吧。

————————————————分割缐————————————————

本来放假的时候就写好了,后来得知发文的公号已经被管小黑屋了就不想发了,再后来一想,so what 啊……

Filed under 病毒传播 社交网络

3 notes

认罪・电视

电视认罪是极具中国特色的现象,其背后的渊源流变,分析起来也很有意思。

先说认罪。

其源头可以回溯到贵组织优良的「批判与自我批判」传统:公开的检讨、认错。

认错是「思想改造」系统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中国在「思想改造」领域的敢为人先,贡献了「brainwashing」这一词。

brainwashing

was first used by an American journalist, Edward Hunter, as a translation of the colloquialism hsi nao (literally, “wash brain”) which he quoted from Chinese informants who described its use following the Communist takeover

总结洗脑三部曲:否定过去 - 忏悔认罪-  接受被赋予的新身份

这是一个被动到主动的过程,第一步「否定过去」是强加于身的,主角是审讯者,他会同时在身体和精神上否定你、打击你、消磨你。「你不是个传教士、你是帝国主义走狗!」

于是接下来就是洗脑对象的认罪 – 仪式,也是配合行动,直到接受审讯者给定既设的新身份。

当然意志坚如顽石者也不是没有,物理清除啊。肉体消灭。

忏悔认罪正是这「被动」转向「主动」的转折点。在对外的呈现上,审讯者是隐藏的,之前的被动过程自然也是看不到的,而外围的人看到的只有「发自内心」的、自主的、正在发生的认罪画面。

再来说「电视」

从电视替代广播等成为主流媒介开始,批评声几乎是同期而至。

单向度、声音和图像的组合、娱乐致死、广泛受众。这些特性决定,如果需要一个「媒体放大器」,电视无疑是最佳选择。

它的放大有两个目的,一是将「认罪」扩大,希望不仅是这个罪犯被洗脑、在认罪,也同时实现打击目标群体的在场。

这是认罪主体的放大。

二是「围观式惩罚」,现代游街。

游街示众有很长的历史,也不是中国独有。而中国在2010年叫停了公审公判,就是在露天的场所对一群犯罪嫌疑人宣判的方式。每次都有很多围观者。其初始目的是「对犯罪的震慑作用」向民众传达犯罪活动的后果。这之后的空白,看来电视认罪是与时俱进了。

这是受众客体的放大。

Filed under media massmedia TV political china

15 notes

我不想谈论政治

「好好的一个人,怎么朋友圈/微博 都是政治内容?」可能你已经收到类似这样的回复了。

好,那我们先来看看不谈政治我们可以聊点什么。

比如吃喝玩乐?先说吃喝,试问哪一个可爱的女孩子不想去美食之都的香港大饱口福?为什么香港的东西又便宜又好吃还没有地沟油?可能你已经知道了有关内地特供香港食品的信息,(很巧,这也是在雨伞事件时才被热议的。)所以是大陆养活了香港人吗?

但其实 

彼时内地的活畜、生鲜食品运至香港依靠汽车,病死率、农副产品残次率极高。这直接导致供应方最不愿意看到的后果 — 买方拒收。当时,内地向香港输入食品及其他商品,纯属市场行为。长期以来,保证农副产品稳定供港的最大原因是香港农产品销售商肯出高价钱。

所以香港东西便宜好吃不是拜你大大恩赐。那是为什么?原因至少有三:

  1. 第一就是你很不愿意聊的体制问题,简单说,你国农民不是谁价高就可以自由地卖给谁的。社会主义市场体制通过国家定价、国家指导价、农业税收等施加影响。
  2. 第二,就是食品信息公开问题,很不幸,各种信息公开问题又是不同体制政府的执政透明度问题。
  3. 第三更具体的就是食品标准安全问题,比如在你国合格的奶粉在荷兰就难说了,那这个标准又是谁制定的呢,呵呵。

然后我们来聊聊玩乐,玩什么,看个片子?为什么你想看的电影大陆没有引进?可能有人说人家电影公司觉得这片子不赚钱。举个例子:

「好莱坞名导斯皮尔伯格的奥斯卡获奖影片《辛德勒的名单》(1993),当年在商谈引进中国放映时,有关部门建议删除片中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犹太战俘裸体镜头,斯皮尔伯格拒绝修改,结果该片就未能过审。」
image

该片在豆瓣排名第七。评分9.4。我相信电影公司要赚钱还是有基本的智商的。

这片子太政治。我们聊点喜闻乐见的,比如三级片,为什么有人要买票去大陆之外的地方看《玉蒲团》?因为你国电影“有审查、无分级”。别烦,我们再问一下,为什么你国电影不分级?在这一点上我觉得你国 radiohead 还是很拎得清的。电影,作为一种观念的表达,在没有言论自由的地方,自然享受和报纸、电视、出版物一样的审查待遇。为何就你能分级?你咋不上天呢?

不看片了,我们看个球赛?竞技体育,来自古希腊的力与美的展示,很自然很田园。那我建议你找几篇最近有关《马家军调查》的文章读一下。我看到一段难以忘记的:

他给队员打过量了, 反而跑不动,有的高烧不退,临到出国还跑不上去,只好临时换人。所以说,老马也有一个积累经验的摸索过程。队员不到相当承受水平,一般只能两人用一支。后来的队员强了,才发展到一人一支也照用没事儿。老马用药一惯比别人重视,剂量也偏大。他正式到省里带队以后,首先争取一个项目,就是争当科研先导运动队,这样在用药待遇上可以优厚一些,他是很重视这方面的。

这里的药剂就是为国争光兴奋剂。

金牌上都是血。

在赵国人的土地上而不姓赵,其实没有资格不谈政治。因为要拥有一个独立的人格生活于此,就已经触犯了他的利益。这里,各种制度就是主人家的规矩,你不懂规矩,他会提醒你的。

很消极,很被动?那你也可以选择主动一点的。

在所有事务中公开运用个人理性的自由」康德说,这就是启蒙。

Filed under #马家军 #小粉红

0 notes

你以为自拍很简单?这是一个一千亿的产业链

image

今年是摩尔定律50周年。当前最广为人知的版本是:集成电路芯片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约每隔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其实当前流传的版本和最初 Gordon Moore 首次提出时有所出入。

在一篇以「自拍」为主题的文章开头说摩尔定律,当然是因为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才是饶有趣味的。

先回顾一下历史上最热的一张自拍:

image

这张发自奥斯卡颁奖现场的自拍被转发了3339640次。不管是不是为三星智能手机打的广告,300万人能看到这张自拍的必要条件至少有:智能手机、移动通信网络、社交媒体。

史上第一张自拍公认为1839年Robert Cornelius的照片。从1839年到今天,176年的时间里,一张自拍要能被几百万人在短时间内看到,硬件和软件的条件都是必不可少的。而摩尔定律中的集成电路芯片正是「自拍硬件」—— 数码相机和智能手机——的核心。如果半导体产业不是像摩尔定律描述的这样高速发展,一美元能买到的芯片更高效能,数码相机和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是不可能的。

而社交网络兴起,一方面满足了人们使用照片作为媒介寻求群体认可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催生了使用照片作为虚拟世界中个人身份识别的需求。正是互联网的发展,个人社交半径的扩大,人们可以和线下没有见过、或相隔甚远久而不见的人成为好友。互联网上的你,不仅重要,对更年轻的一代来说,甚至比真实生活中的自己更重要。所以在社交网络中发布自拍照片可以:

  1. 获取群体认同感
  2. 向朋友更新生活状态,维系社交关系
  3. 建构个人身份,包括自拍时的环境、个人的衣饰等等

所以我们可以给自拍产业链做一个图示:

image

和自拍直接相关的消费电子产品都和半导体产业息息相关。而软件部分,Facebook 和 instagram 这类社交 app 本身盈利模式就是靠广告。所以广告产业也是自拍产业链重要一环。

这个产业链规模有多大?列举一下几个代表产品的销售额:

硬件部分代表:iPhone , 2014年6月 Apple 卖出了史上第 5亿支 iPhone

软件部分代表:Facebook , 2014年收入为124亿

所以我们称这样一个 「自拍产业链」关联了千亿美元的市场并不为过。

最后再说下摩尔定律和自拍。Facebook 等社交媒体依托的互联网,以及现代移动通信网络,没有高效又相对低廉的微处理器芯片,这些都是不可能的。所以下次你自拍的时候,回忆一下50年前发布的摩尔定律吧。

PS 其实除了从经济角度聊自拍,政治角度聊我更感兴趣,比如 「自拍作为抗争」不如先挖个坑,有人看吗?

PPS 题图是文中说到的史上第一张自拍

Filed under selfie moore's law socail media

0 notes

Edge 2015年度问题:思考的机器

每一年,全世界最聪明的人会在Edge网站上回答一个年度问题. 今年的问题是: WHAT DO YOU THINK ABOUT MACHINES THAT THINK?

“阿兰·图灵发明通用图灵机80年了,是时候向他和其它人工智能的先锋致敬了”.

另,今年也是图灵逝世60年.

聪明的人太多了,现在已经有180条答案了.目前我只读了我想读的三人的答案,已经非常值得一记.

第一位是哲学和认知学家Daniel C. Dennett, 他讲的是奇点Singularity—当人工智能超越人类. 可能很多人一直觉得奇点这种说法是个玩笑,但AI的发展到今时今日,你恐怕得认真想一想这个假说了.Dennett觉得现在才是人类能把握命运的时机,感觉他还是觉得machine就是machine,认为无止境的赋予机器智能有巨大的风险.然后不能太信任之类.基本弗兰肯斯坦既视感.

然后读了MIT媒体实验室主任Joichi Ito的. 他的答案很美.我是指阅读的感受.”如果大自然是一个复杂系统,人类,树木,岩石 河流和居所,都是有其意志和能动性的,那么我们不是上帝的宠儿又怎样?我们并不独特又如何?”

AI的兴起只是这个复杂系统的一例,不过它已足够可以提醒我们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如果人类并不独特呢? 

你如何看待AI其实也不重要,当机器可以思考,那必然是独立主动的,而这个巨大的复杂系统自会适应。

Joichi Ito很悲观吗?不,某种意义上他Dennett比更乐观。如果美,快乐和乐趣还在这一系统中占有一席之地,那么人类就还有存在的意义。

嗯,我也想问,如果这些不存在,你还有存在的意愿吗?类似的,当有人担心机器人取代自己的职位时,你应该自问:我做的工作足够有创意吗?它是否是一种机械的,重复的,不需要主动思考的工作?那被取代有什么不好吗?

第三位是Kevin Kelly,KK。这真是hardcore的一位啊。没有maybe, 你以为人类的智能是独特的?“It is not.  ”

KK的标题是Call Them Artificial Aliens 叫他们人造异形

KK看来是原教旨人工智能者,其实AI一直以来就有两派,一派算是原教旨,认为必须通过逻辑和符号实现,另一类做的算是cognitive simulation 就是仿制大脑。

KK认为AI就是不能像人类那样思考,这样AI才能完成人类无法做到的。“thinking different is the source of innovation and wealth” 各位互联网布道师这句也可以拿去做PPT了啊 (谢谢请打赏)

结尾再次hardcore高能,Dennett是担心,Joichi Ito是和谐共生, KK呢?人类的任务就是制造新型智能,超越生物体本身的智能,拥有全新的思考方式机器--人造异形。

Filed under AI 人工智能 edge KK

3 notes

More powerful, or Why I joined a start-up

image

pic source

My previous job was in a crowdsourcing translation website. This website is significant meaningful to people in China, a country where Google and Twitter was blocked. Those articles translated from foreign media help many Chinese people to know a world completed different from they saw on the Chinese propaganda department.
And I keep blogging and tweeting. “Tweeting” here means both in twitter and Sina weibo. Yes I know the censorship of Weibo is ridiculous. But I just want to do a little work to promote the dilution of information.  
I still don’t think it’s kinda of naive even today, but I have to admit that I am always looking for a more efficient way.
Everyone was talking about Kickstarter in 2013. Then the words like 3D printing, opensourced hardware, arduino… poured in to my eyesight. And I read more about maker movement, the third industry revolution. The most fabulous piece  was from Neil Gershenfeld. I was fascinated by the scenario of “bits and atoms get mixed”. 
I used to transfer as more useful “bits” to people who needed them as I can, now as the boundary of bit and atom getting vague, I think I found a more powerful way to reach my goal – advocate freedom and democracy.
This time I will begin with  joining the team who believe in the democracy of making. Digital fabrication will change the traditional way of manufacturing. And eventually, our daily life. 
The more time I get my hands dirty, the stronger I feel myself. This is the first time when I say “I will make it”, I literately will.
The democracy of making brought opportunities to everyone to become a maker, this may have special meaning to those who lack the opportunity of accessing the resources and facilities of manufacturing for a long time. Especially in the countries where most of the them were not controlled by the citizen.
There are different aspects of personal freedom. They are interrelated and interact on each other. The right to make is also indispensable to a citizen.
In the quantum physics, matter is both particle and wave. I believe the  future is just like this – a world where atoms are bits.

Filed under digital manufacturing startup

7 notes

蒙娜丽莎与鸡尾酒疗法

上Twitter已有3年,至今仍然天天发tweets,我承认我是社交媒体爱好者,尤其是Twitter——简单又奇妙 ,一条tweet只有140字符,网状的扩散路径却能指数级地放大这微小的蝴蝶振翅。

沉迷于社交网络并不是个别现象,根据皮尤(Pew )2013年的调查,在美国,73%的成年人(18岁以上)的互联网使用者会上社交网络。

而让很多人包括我在内意识到社交媒体的真正拥有引发风暴力量的,是阿拉伯之春。至今,讨论社交媒体在阿拉伯之春中作用的论文已有数万,在google scholar中用关键词“arab spring social media” 搜索有 85,600 个结果(包括论文、著作等)。而大众媒体上,以《引爆点》等畅销书而知名的作家Malcolm Gladwell 首先在《纽约客》发文,虽然他主要观点是质疑社交媒体在此的作用,但引发的一系列后续争论让更多学界之外的人卷入、讨论和思考这一议题。

对于这个问题,正反双方都有不少看似合理的论证。这里来问另一个问题 “为什么蒙娜丽莎的肖像这么流行?” 在全世界都可以见到无数复制品以及印有它的商品。

你可以说这是达芬奇的”巅峰之作“,也可以说它描绘的笑容有一种神秘的力量等等。它是一件杰作,但是它只是无数杰作中的一件。把它放到还有更多杰作的卢浮宫中,你能指出它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吗?Duncan Watts就不能。这个问题也来自他的《Everything is Obvious》一书。不仅是Duncan Watts,还有达芬奇同时代的人,还有在这幅画从被窃开始逐渐流行之前的无数人也不能。蒙娜丽莎如此流行,种种辩解,说的其实是”因为它最蒙娜丽莎“。

这本书的副标题是 once you know the answer,主副标题连起来简单除暴的翻译就是”马后炮什么的最不费力了“。对流行现象的解释,比如蒙娜丽莎、哈利波特其实都是这种马后炮。流行事物A之所以流行,是构成A的种种因素合力造成的,也就还是上面那句话,A流行因为它是A。这种循环论证拿来写专栏畅销书骗骗钱其实基本无害,比如上面那位 Gladwell 说你要引发病毒扩散你得找到”关键人物“啦。啊 ,你没流行啊你找的关键人物不对啊。

问题在于,预测未来是一件让所有人激动的事。甚至有很多以此为职业的人,投资银行、政策制定者等等都试图从过去的经验来总结,以此为基础来预言未来。这就是很多悲剧的根源。

科学地预测,离不开“概率”这个概念和贝叶斯定律。比如降雨,任何时候都无法“预言”明天会降雨,而只能“预测”降雨的概率有多大。而要根据贝叶斯定律来计算相关因素下某事件的发生概率,也必须获得相关事件的先验概率。所以想分析什么什么让某物如此流行,但所列举的相关因素可能只会发生这一次,根本谈不上概率。每一个过去的事件都是独一无二,缺失了一个小细节,历史就将不同。

何况,当分析对象是人类社会时,更要意识到这是一个复杂系统。是无序和有序的中间状态,自信的断言变革发生与否,就算你在大英博物馆用功读书到椅子腿把地上磨出个洞,你的研究结果带来的还是灾难。

所以社交网络的力量到底能不能引发变革呢?鸡尾酒疗法是目前已知的治疗艾滋病最广泛使用的临床疗法。“由于使用了多种药物,避免了病毒对单一药物迅速产生抗药性而影响疗效,鸡尾酒疗法能够较大限度地抑制病毒的复制”(wiki)

当个体处于历史的无知之幕中,只有在事件发生之后我们才能確定哪些是相关因素。至少调配这一方药时,加入社交网络,是一个合理的选择。

Filed under socail media

3 notes

2014年的MOOC

2013年,译言成为了全球最具人气的MOOC平台Coursera的中国第一位合作伙伴。很幸运我参与了合作的全过程。在即将结束的2013年,“MOOC”一词对中文读者来说已经不再陌生,相信大家也可以凭自己的切身感受体验这种逐渐升温的热度。

中国处于绝大部分新观念传播曲线的下游,在很多人信心满满地期待MOOC可以对国内目前的教育现状有所颠覆甚至带来长远的社会效益时,国外的讨论中已经有了更多批判和反思。

image

在MOOC之前,”公开课”就已经在中国热过了一阵。MOOC相对于公开课,是一次向着”教育本质”的飞越:

  • MOOC在改变单向度接收为更多的双向互动;
  • MOOC将无名的听众变为有”身份”的学生;作业、讨论、反馈和考试让你真的可以像一个”学生”那样与教师接触;
  • 在类似Coursera这样的平台上,一个社区的形成对完成课程的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

简单地说,MOOC初具了“互联网大学”的模型。

MOOC是网络时代教育的创新,但和任何创新一样,新的形式或者产品并不需要以取代旧的为己任。MOOC并不需要取代现有的大学,MOOC也不必走“仿真”的路线。

但是MOOC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以一个MOOCer和观察者的身份来说,希望2014年的MOOC可以:

  • 更大程度上实现互联网的优势。online 意味着摆脱空间的束缚,以一个大学为授课单位还有着地理位置的限制。在互联网时代,完全可以组建一支来自不同国家的“教授梦之队”。
  • massive有利有弊。虽然online的特性意味着你只要一部电脑和网络就可以加入,因此产生了massive,但是对受教育者来说,massive意味着你能获取的教师的注意力被稀释了。幸运的是,这也可以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来解决——1 教师的角色也并非不可众包,或者至少助教可以; 2 MOOC的产品设计,比如可以加入知识wiki、mind mapping 等来应对一部分常见问题。

来说回中国。MOOC对教育资源稀缺得像蓝天一样的中国来说不存在”过热”,它热得还远远不够。但是希望它能改变教育现状和带来深刻的社会影响,先不说可见到效果的年限,至少MOOC在中国还要解决这些问题:

  • information gap (信息沟)的存在不仅仅是硬件上的。”网络素养“的提高需要的时间更长。通过网络获取优质的教育资源是一种能力,而非仅靠某一个产品实现的根本改变。
  • 互联网本身在中国就不够互联。国内网站为其他平台所做的“视频托管”服务部分上是对此的无奈之举。不过不能想象一个被阉割的网络如何帮助国人获得完整的知识图谱。
  • 学外语。嗯,高考考不考和我说的教育关系其实不是很大。

 

Filed under mooc